找到相关内容69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读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的一些后感

    作法。从主观理解的合法化到后来每个部派都有“佛密意说”的法,甚至到依法里的“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和“依法不依人”,主观理解的合法化对部派佛教甚至大乘佛教的源起和发展可谓影响深远。其实,在...

    贤达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252180389.html
  •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111)

    很大的作用,我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弥勒请问经》中也讲述了愦闹的二十种过失,修行人如果不远离,则毫无成就的可能性。因而噶当派大德终身依止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山谷...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宣讲《入行论》第八品 静虑 丁(静虑)分三: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二、断除违品;三、谨持对治。 戊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 发起...

    索达吉堪布 宣讲

    |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14311317944.html
  • 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

    (《大智度论》卷九九)“若佛出世,若佛不出世,法尔如是。”(同上卷五四)佛陀且训示弟子以智信为依,智信是本于“依法”,即依法而不依人,依了义经而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佛学上论证...(11)亦有亦无?(11)非有非无?(13)命与身为同一?(14)为异?这十四问题①可分为类,首四项属世界生灭问题,(5)至(8)项属时间及空间边际问题,(9)至(12)属生死问题,最后两项属灵魂...

    吕沛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4964449.html
  • 印顺法师对“大乘教团起源”之考辨

    规范、道德规范、团体规制;此中“生活规范”的演化是由最初的“圣种”,而头陀行的“依法”,而依法摄僧的“律仪行”;“道德规范”的演化也由最初的“种清净”,而“正语、正业、正命”。初期大乘的出家菩萨,...印公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五章中有详细的说明。  (一)初期大乘经的由来。印公依各类大乘经中的叙述,归类初期大乘的由来三五:一、梦中得;二、诸天所传授;三、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闻佛法;...

    清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267021.html
  •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和尚,推出一人做羯磨师,再由羯磨师向十人僧做一番宣告,并三番征询同意,若无人有异议,受戒者便成得戒比丘[25]。  到了《昙无德部杂羯磨》受戒法,便增了问遮难。示根本戒(淫、杀、盗、妄)、授依法(...二十个部派应该就有二十种律[1]。那是由于传承的不同,不在于基本的内容上有出入。现在翻译成汉文而收于藏经中的,有律五论[2],但是中国弘扬的是《分律》,在唐朝时代就有三个系统[3],其中只有道宣...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5870890.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一定程度上是研究审视其作为是否具有近现代意义的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   就佛教之根本教旨而言,佛教是不能轻谈改革的,不然就不成其为佛教了。即如佛陀所说之宗旨,佛教发展要依凭依法...》版。   9同上书,附录,欧阳渐《杨仁山居士事略》。   10同上书,《等不等观杂录》卷一,《般若波罗密多会演说》。   11 见《大涅槃经》等。此指法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

    周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171309.html
  • 维持僧伽身分的要件(十二)

    人当以三宝为念,以戒律来调柔凡夫粗糙的业习。佛陀曾举马师驯马的比喻,说马有三种,第一种是良马,见鞭影而行;其次是少得鞭杖即行;第三种是待得鞭杖出血,仍兀自不动。修行人也是如此,当如良马,以依法勤修...  维持僧伽身分的要件(十二)   分比丘尼戒本讲记(十五)   释悟因法师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   十善中语言占善—— 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   掌握善的语言,...

    悟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0484569.html
  • 学佛?学魔?

    有生死,净则诸佛,又佛教行人有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   何谓佛心?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     一、前言  二、学佛的目的  三、皈依学佛必须特别戒慎思索的二件事  、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为何不以神通来接引众生?  五、修持佛法的基础与方法  六、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禅定的种类...

    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

    |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245281551.html
  • 佛教与世学(一)

    根本大戒,一切戒法皆由此出,连世间的刑法也不出于此。  《大涅槃经》卷六云:“诸比丘!当依依法。何等为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世间行政机关遵守“依法行政”的法治...第一课 佛教与宇宙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佛教的“宇宙”包含维上下,过现未来,同时含盖无量无数的有情世间,与无边无际的器世间。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探讨宇宙存在的奥秘,从远古的神话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43241091.html
  • 学佛?学魔?

    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又云依智不依识,依识入地狱,明了此旨,学佛庶乎近焉。  何谓佛心?即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依之而修,谓之发菩提心,依之而证,谓之...多研读正统经典,理性探讨、分析,才是择师最重要依据呢!  、高僧大德、真正成就者为何不以神通来接引众生?  有人会认为佛教之高僧大德不以神通度人是错误的,甚而大言不惭的说,其人不以神通度人并不是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3241543.html